个体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糖脂代谢影响研究
摘要:目的 本护理论文分析评价个体化营养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态的影响。方法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2例采取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进一步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在糖代谢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三项糖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在脂代谢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两项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因此,具备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个体化营养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状态;影响
2型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病和遗传、环境、种族、年龄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以及肥胖等。值得注意的是,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糖脂代谢状态影响更为严重。因此,为了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非常关键[1]。鉴于此,本课题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个体化营养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态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抗拒此次实验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跨度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70.8±1.1)岁;病程为5-16年,平均病程为(7.8±0.2)年。对照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跨度为62-78岁,平均年龄为(70.9±1.0)岁;病程为5-16年,平均病程为(70.8±1.1)岁。两组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内分泌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严格处理护理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观察组则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具体包括:
(1)健康知识宣教干预。通常老年患者健康知识薄弱,因此需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医护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重点普及饮食营养对糖尿病病情改善的作用,提高患者认知,使患者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提高。
(2)营养饮食干预。评估每一位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然后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计划方案,进一步加以实施。以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营养丰富类饮食为主,控制糖分、盐分的摄入,坚持少食多餐,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辛辣、带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促进患者机体营养的目的。
(3)用药指导干预。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药,忌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拒绝服药行为。加强患者用药过程监督,结合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合理给予控血糖、降血脂药物。
(4)营养评估。由专业的营养师定期对患者的饮食营养及机体营养进行评估,可每个月进行1次评估,然后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计划方案,保证患者机体营养,进一步促进患者糖脂代谢状态的改善。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包括:(1)糖代谢指标三项,即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脂代谢指标两项,即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涉及的计量数据采取(均值+S)表示,然后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相关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在糖代谢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三项糖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相关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均值+S)
2.2两组护理前后相关脂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护理前甘油三酯为(2.74±0.75)mmol/L、护理后为(1.98±0.32)mmol/L,护理前总胆固醇为(5.72±0.88)mmol/L、护理后为(4.31±0.42)mmol/L;对照组,护理前甘油三酯为(2.71±0.78)mmol/L、护理后为(2.29±0.45)mmol/L,护理前总胆固醇为(5.74±0.86)mmol/L、护理后为(4.79±0.56)mmol/L。结合数据可知,在脂代谢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无明显差异(t=1.293、1.546,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两项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179、5.283,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促进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改善,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4-5]。
本次重点提到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涉及:个体化健康宣教、饮食计划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用药指导护理以及营养状态评估等。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护理后观察组的糖代谢指标水平及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从中可知,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因此,具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冬兰.个体化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01):64-65.
[2]蒋晓红.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8):47-49.
[3]余爱媛,张莉.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9):231-234.
[4]李艳蕊.个体化营养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136-137.
[5]易靖.研究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5):146.
关键词:个体化营养护理;老年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状态;影响
2型糖尿病,为内分泌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病和遗传、环境、种族、年龄以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临床中,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以及肥胖等。值得注意的是,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会影响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其糖脂代谢状态影响更为严重。因此,为了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非常关键[1]。鉴于此,本课题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其目的是分析评价个体化营养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状态的影响,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84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有关“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此外,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抗拒此次实验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42例,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跨度为61-79岁,平均年龄为(70.8±1.1)岁;病程为5-16年,平均病程为(7.8±0.2)年。对照组42例,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跨度为62-78岁,平均年龄为(70.9±1.0)岁;病程为5-16年,平均病程为(70.8±1.1)岁。两组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本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严格按照内分泌科常规护理流程执行,严格处理护理期间出现的相关问题,确保护理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观察组则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具体包括:
(1)健康知识宣教干预。通常老年患者健康知识薄弱,因此需加强健康知识宣教,普及疾病相关知识、医护期间需注意的基本事项,重点普及饮食营养对糖尿病病情改善的作用,提高患者认知,使患者在医护期间的依从性提高。
(2)营养饮食干预。评估每一位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然后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计划方案,进一步加以实施。以富含膳食纤维、易消化、营养丰富类饮食为主,控制糖分、盐分的摄入,坚持少食多餐,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辛辣、带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达到促进患者机体营养的目的。
(3)用药指导干预。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按时按量服药,忌擅自更改药物剂量及拒绝服药行为。加强患者用药过程监督,结合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合理给予控血糖、降血脂药物。
(4)营养评估。由专业的营养师定期对患者的饮食营养及机体营养进行评估,可每个月进行1次评估,然后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计划方案,保证患者机体营养,进一步促进患者糖脂代谢状态的改善。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糖脂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包括:(1)糖代谢指标三项,即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脂代谢指标两项,即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3]。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涉及的计量数据采取(均值+S)表示,然后用t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相关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
在糖代谢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三项糖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相关糖代谢指标水平比较(均值+S)
组别 | 空腹血糖 mmol/L | 空腹血糖 mmol/L | 餐后2h血糖 mmol/L | 餐后2h血糖 mmol/L | 糖化血红蛋白 % | 糖化血红蛋白 % |
治疗前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观察组n=42 | 8.82±1.45 | 5.11±0.43 | 12.15±2.29 | 7.83±1.13 | 8.86±2.13 | 5.93±1.71 |
对照组n=42 | 8.84±1.43 | 6.75±0.59 | 12.13±2.30 | 9.68±1.23 | 8.87±2.11 | 7.24±1.69 |
t | 1.293 | 5.278 | 1.265 | 5.276 | 1.285 | 5.286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观察组,护理前甘油三酯为(2.74±0.75)mmol/L、护理后为(1.98±0.32)mmol/L,护理前总胆固醇为(5.72±0.88)mmol/L、护理后为(4.31±0.42)mmol/L;对照组,护理前甘油三酯为(2.71±0.78)mmol/L、护理后为(2.29±0.45)mmol/L,护理前总胆固醇为(5.74±0.86)mmol/L、护理后为(4.79±0.56)mmol/L。结合数据可知,在脂代谢指标水平方面,两组护理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均无明显差异(t=1.293、1.546,P>0.05);经积极护理后,观察组上述两项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5.179、5.283,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了促进患者糖脂代谢指标水平的改善,需采取及时有效的医护干预方案[4-5]。
本次重点提到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涉及:个体化健康宣教、饮食计划方案的制定及实施、用药指导护理以及营养状态评估等。结果显示,观察组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护理后观察组的糖代谢指标水平及脂代谢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从中可知,个体化营养护理方法的应用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营养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状态;因此,具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冬兰.个体化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0,16(01):64-65.
[2]蒋晓红.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08):47-49.
[3]余爱媛,张莉.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19):231-234.
[4]李艳蕊.个体化营养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7):136-137.
[5]易靖.研究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0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