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发表网专注于论文发表、期刊投稿和创作修改指导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客服热线:13667964575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医学论文

浅析产后出血的护理

【摘要】目的:本护理论文探析产后出血临床护理对其机体康复的意义。方法:对我单位医院产科36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整理,本论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日常护理治疗,对护理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例患者进行紧急护理、心理护理、预防感染护理和一般生活护理后,其阴道出血、尿潴留、阴部疼痛、感染率、康复时间、死亡率具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因此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深入了解产后出血的护理体对术后产妇康复和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产后出血;急救措施;护理
1.引言
产妇产后出血是孕妇生产中最常见的并发症[1]。产妇在生产过程由于软产道裂伤或宫缩乏力都会造成产后大出血。并且发病凶险,如果处理不当和及时,会因大量出血造成急性休克而发生死亡[2]。临床上对于产后出血常常根据其病因进行治疗,其护理干预治疗对于产后出血具有不错的临床意义。本文对我医院住院的产后出血达500毫升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对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抢救、护理的对策、做法和体会,以供同行在临床上的更多的借鉴和探讨。
2.防治方法
2.1 临床资料:挑选本单位产科36例符合产后出血的女性住院患者,年龄19岁-28岁,平均年龄为24.5±1.18岁;初产10例,经产26例,单胎34例,双胎2例;产后出血时间0.5-9小时内;出血量500-1200ml,平均出血量为650±32ml。其中胎盘因素5例,子宫收缩乏力25例,软产道裂伤6例。产后急性出血紧急抢救,经缓解控制病情,进入护理干预治疗。
2.2 护理方法:
2.2.1紧急护理:①密切监测生命各项指标如心率、呼吸、血压等等变化。观察患者体征如皮肤、嘴唇、指甲颜色,子宫复位情况。②对于微循环通路严重异常应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做好输血、输液工作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③对于出血不止者积极应采用止血药物或宫缩剂止血。与医生配合找出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2.2.2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出血具有恐慌心理,因此安抚病人的情绪是药物手术治疗的另外一个重要介入治疗手段。应当对对病人耐心解释和安慰,消除其不良的紧张心理。并且还可以适当对患者做一些有关产妇病情知识的讲解,让其增加现存的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亲切感。
2.2.3预防感染护理:保持室内环境,每天定期消毒和通风30min;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经常更换卫生垫,使滋生细菌的培养基减少;保持会阴清洁,1‰新洁尔灭抹洗会阴,每天2次。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2.4一般护理:保证产妇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饮食,多食富含铁的食物,宜少量多餐;病情稳定后鼓励下床活动,活动量应逐渐增加。早期指导,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可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
2.3 统计处理:对3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经医学统计整理对比护理后阴道出血、尿潴留、阴部肿痛、术后感染率和康复时间具有明显效果。并且所有病例康复痊愈出院(见附表)。

附表   护理干预治疗患者改善情况(n=例)
产后出血病因  阴道出血 尿潴留 阴部肿痛 感染率 死亡率
胎盘因素n=5 0 0 0 1(20%) 0
软产道裂伤n=6 0 1(16.67%) 1(16.67%) 0 0
子宫乏力因素n=25 1(4%) 1(4%) 0 2(8%) 0
3.结果
从上述表中得出,我院住院产妇经积极护理干预治疗,病情发生好转,全部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其中阴道出血1例,发生率为2.78%,见于子宫乏力的患者;尿潴留患者2例,发生率为5.56%,分别见于软产道裂伤和子宫乏力因素的患者;阴部肿痛发生率为2.78%,见于软产道裂伤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8.33%,见于胎盘因素和子宫乏力患者。其发病人数总和较低,康复时间较快,各项身体指征恢复较好。
4.结 论
4.1临床医学对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此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产科危症之一。其发病因素多为宫缩无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精神过于紧张、胎盘滞留等所致。其在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同时可伴有头晕乏力、嗜睡、浮肿、畏寒等。产后出血为产妇重要死亡原因之一,在我国居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休克持续时间较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故应特别重视做好防治工作。
4.2 在产妇分娩之前应当做产前检查,注意识别高危因素,凡高危因素产妇应监测:产程、胎心、宫缩情况。了解宫中开张和胎先露下降,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防止会阴及软产道损伤,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正确协助胎盘娩出。产后出血量2小时阴道出血量超过200 ml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全身情况和脸色。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4.3产后出血抢救重要的一环在于及时发现与处理,而及时地发现产后出血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和护士的认真细致的观察[3]。因此,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科学态度,审慎、独慎的精神做好病情的观察。对产妇要严密观察其子宫收缩情况,注意阴道流血量以及宫底的高度。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少,松弛时出血量多,开始先在子宫腔或阴道内贮留,以后再流出,血呈暗红或有凝块,在短时间内大量出血产妇迅速出现急性失血性休克症状。小量持续不断的出血,当失血量达到使机体不能再代偿时,会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胸闷、呼吸促迫、出冷汗、面色苍白以及脉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故对小量持续出血不可忽视。
4.4 对于出现产后出血急进性症状患者,应当迅速补充血容量,密切监测血压、脉搏、皮肤颜色、表情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视病情而正确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快速输液的同时,要注意产妇的自觉症状,以免输液过多、过快而发生急性肺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及时的吸氧。因失血过多,流经肺的血量减少,吸氧可加大肺泡及血液的氧化作用,使机体缺氧得以改善。采用双鼻导管,流量为4-6L/分,吸氧过程应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转红润,呼吸是否恢复畅顺。经手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从而使子宫壁血窦闭合。方法是:左手在耻骨联合上缘按压下腹,将子宫上推,右手置于子宫底部,拇指在前壁,其余四指在后壁,作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以免影响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目的。迅速协助医生边抢救边查明原因,及时、有效地止血,做好各种检查,做好抽血交叉配血及相关的术前准备。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有利于下肢静脉回血,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5 产后出血的发生除了器质性、功能性因素的存在,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存在,如孕产妇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而隐满生育史,有些有婚前生育史者隐满人流史,有些经济困难者不愿意剖宫产(有手术指征者),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孕产妇的整体护理,以良好的沟通技巧深入地与孕产妇交谈,认真收集其信息资料,从而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对于其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恰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护理。使孕产妇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护理。
4.6 另外全体产科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全面掌握孕产妇危、急、重症的抢救、监测、护理知识。特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训练,要求全体产科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各种妇产科危重病人抢救常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危重安全预防和对症处理。
文献参考:
[1]乐杰.,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9.
[2]郭清泉,黄祝玲,妇产科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4
[3]张伟红,王丽敏,周海燕,参考产后出血60例心理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7):1 388.

上一篇:血标本的采集及处理对生化结果的影响下一篇:“水肿”的中医辨证治疗研究

1对1专属服务

长按微信号yywh66666666  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