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发表网专注于论文发表、期刊投稿和创作修改指导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客服热线:13667964575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思政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的践行

摘要: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 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 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居于首位。本论文通过新编《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政治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须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它对学生逐步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政治课教学,同其他各学科教学、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以及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中学德育任务。新编《课程标准》给我们指明了中学政治课的地位和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中学政治课不仅具有智育的功能,且其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无可比拟和无法替代的,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具有突出的德育功能。我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证实,中学政治课只有同各学科密切配合,才能完成对学生德育的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德育功能;践行;贯彻
1引言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特别注重抓双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强调知识的记忆和掌握。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与运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却相对比较放松。这是个重大的失误,仅仅把思想政治课看成一门文化知识课,而忽略了其德育功能,把思想政治课独立于其他德育活动,如班、团、队活动以及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教学方法简单粗糙,单纯的灌输说教,这一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课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充分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实施的重要目标和要求。在近几年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实践在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与广大老师共同探索。
2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的践行与贯彻办法
2.1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首先,刚才提到了新课改之后,思想政治课在内容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给人的感觉只是在语言上接近,而在内容的设置大而空的现象仍比较多,仍然无法在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引起学生在情感上的认同,自然德育功能作用的发挥要大打折扣。这就需要我们在内容设置要尽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用大量现实的内容去充实大的框架。
其次,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对学生的行为观念要有一个明确而有效的引导,这首先必须让学生知道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树立一种法律和公德意识,自觉地用法律和社会公德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作较大的调整,将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转换成学生必须了解的一些法律和公德知识。升华学生对自身行为的认识,使学生明白自身行为是否正确,做错了要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而现在这部分知识学生要么在初中由于接受能力的问题,设置得过于简单,要么在大学里由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趋于成熟而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所以这部分知识应该说在高中时非常必要的,而且这也应该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的评判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唐菁老师《日本中小学德育关注什么》一文中指出,日本的德育教育关注细节,协调道德规范与德行培养;关注家庭,协调德育中的血缘与业缘因素;关注全体,协调德育中的教学与活动。应该说日本的德育教育有目共睹,大和民族的精神一直传承不休,我想这与他们的德育教育分不开的。另外在闫宁宁老师的《新西兰重塑价值观教育》一文中提到新西兰教育部颁布2007年课程实施方案时特别强调了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必须将基础价值观教育融入到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去,认为最好的价值观就是要提醒学生谨慎行事,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应该也是我们德育教育要走的方向,而这些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中是很少的,所以进一步拓宽高中思想政治的内同应该是势在必行的。
2.2联系社会生活、社会实际,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体现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时效性。但教材这样一种课程资源,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生活相比,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而德育内容如果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生活相脱节,过于陈旧单薄,就不能为学生思想认识发展释疑解惑,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更难促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这样的德育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成为空洞的说教。因此,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不能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谍程资源,而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社会实际,开发多种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了解,多思考身边发生的事,多关注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
2.3需要学校、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把德育摆在首位
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德育三部分。知识是基础,能力是手段,德育是目的,三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统一于整个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而衡量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一个深层次标准是学生通过学习,把正确的观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提高思想政治道德水平。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把强化德育功能,提高学生思想觉悟作为授课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彻底改变那种活生生的教材题目化、系统知识细小化、全面发展片面化、德育内容被淡化的应试教学模式。
2.4联系社会生活、社会实际,开发多种课程资源,体现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时效性。学生不爱学思想政治课,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这种消极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是这门课时效性差的重要心理原因。教材这样一种课程资源,与不断变化的社会实际生活相比,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而德育内容如果与现实生活,社会实际生活相脱节,过于陈旧单薄,就不能为学生思想认识发展释疑解惑,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更难促使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这样的德育教育就会显得苍白无力,成为空洞的说教。因此,作为德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不能将教材作为唯一的谍程资源,而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社会实际,开发多种课程资源。这就要求我们的政治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了解,多思考身边发生的事,多关注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变脱离学生实际,为紧密联系学生实际。
小结: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中心和灵魂之所在。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以适应新时期的学生特点和德育要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也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教学过程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全局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学工作。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多种教育途径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知行统一而不是脱离实际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而不是单纯灌输的、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有利学生各方面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新格局。
参考文献:
[1]檀传宝.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教育学基础系列教材•德育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
[2]凯文·瑞安(Kevin Ryan)、卡伦·博林(KarenE.Bohlin)、李玲、 等. 在学校中培养品德:将德育引入生活的实践策略.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

上一篇:“中国梦”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关系研究下一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策略

1对1专属服务

长按微信号yywh66666666  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