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发表网专注于论文发表、期刊投稿和创作修改指导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客服热线:13667964575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哈萨克作家叶尓克西散文艺术

摘要: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在双重语言环境和文化下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作家,她的散文作品表达出哈萨克族接触世界的愿望,也是世界了解哈萨克族的窗口。本文学论文就以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几部散文作品为基础,探讨其文章的艺术形态和审美方式,从民族空间感、童真与女性视角的交错感、生命价值的钝感力和“阿肯”与“现代化”融合的痛感四个角度分析叶尔克西散文的审美形态。
关键词:哈萨克族;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永生羊;草原火母
哈萨克族是一个艺术化的民族,是处于生态、文化边缘的群体,是多重文化融合的个体,他们在天山与阿尔泰山间的牧场上繁衍生息,那里处处是草儿青青马群兴旺的蓬勃景象。传说,哈萨克族是白天鹅的象征,他们的祖先塞人是印欧人种,是在伊犁河流域孕育下成长起来的民族。作为哈萨克族的发祥地,伊犁河流域是新疆的第一大河,也是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媒介。哈萨克族的先祖乌孙在公元6世纪到15世纪之间凭借其强大实力,统一哈萨克各部落,伊斯兰教在此时引入草原。之后,哈萨克部落与蒙古人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生产力。1456年,白帐汗国可汗克烈汗在塔拉斯河流域附近封立哈萨克汗国。1822年,哈萨克汗国遭到解体,他们长期生存依靠的游牧经济受到压迫。到了1864年,由于清政府的懦弱,在列强的逼迫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哈萨克族部分地域划分归属至俄国。但是列强残暴的统治,终于使哈萨克族人民举起起义的大旗,与1882年六月有部落首领带领族人归顺清政府,并迁入居住在新疆,在牧区一带过着游牧纵歌的生活。[1]文化的交流是心灵的旅游,在彼此的境界中牵涉不一样的人观。草原的广袤和宽广容纳了哈萨克族多样的风俗和文化,文字、乐器、歌舞无不浸润着草原风味。这个民族用民歌、文学作品等一些特定的载体,将自己的文化在空间观念中传承,兼容并蓄。历史的境遇和族群的心性使哈萨克族“自我”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在对待“自我”和“他者”的区别上尤为显得慎重,这是历史对文化风俗的选择,也是时间积淀的产物。
在新疆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等民族求同存异,共同生存和发展。因为哈萨克族本身的渊源历史,他们经历了沙俄的热情民俗,也见证了清的富足统治,他们信仰伊斯兰教,认为万物有灵,对生命有不同的感悟,相信“萨满”会为他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在这样的民族志下,哈萨克族逐渐形成了自由的风俗民情,在流动的毡房中过着游牧的生活。吃肉饮酪,赶畜且徙,团结互助的赤诚,让他们在空间上的移动中的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在满足温饱的基础上,哈萨克族人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如举办“阿肯”弹唱、创作诗歌小说、草原赛马还有叼羊、姑娘追等,无不展现着草原的刚健苍劲。
作为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游牧已经成为哈萨克族融入血液的生活方式,自由、幸福是哈萨克族对生活的期盼。马和歌是草原赋予哈萨克族的幸福载物,马背是成长的摇篮,“阿依特斯”是生活的寄托,它们浸透了哈萨克人生命的每一个重要的阶段。随着民考汉的出现,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开始注入新鲜血液,哈萨克族有了沟通大众文化和牧马游牧文化的知识分子和商人,其中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就是其中的一员。
哈萨克族女作家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是草原文化的歌者,她的散文作品如同旭阳落日,用温暖的笔触诉说着对草原无限的流恋和对美好的向往。出生于新疆北塔山牧场的叶尔克西从小受草原文化的熏陶,在央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完成学业后,开始从事杂志编辑、翻译等工作,但真正让她脱颖而出的是她笔下生动的散文,其中《永生羊》堪称经典,之后还被改编为哈萨克语同期声影片。不同于一般的西部民族散文,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将原始自然的生命力用柔和的文字表述出来,给人耳目一新的清新,不同表现手法的使用,给予了文章诗意的节奏。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散文大多是以亲身经历为题材,将大众文化和哈萨克族草原生活相互渗透,是文化和人性的桥梁。她用汉化的笔触书写着草原的情怀,以细腻的表达倾诉自在的精神诉求和族群记忆。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的文字记录不像人类学的田野调查那么规范,但是其对生命强烈的认知刻画了哈萨克族“我群”的文化表征。她的散文以贴近生活的近景题材为审美的逻辑点,淡化了独树一帜的作品内容的创新意识,以显性的艺术形态,将审美主体融入文章所描绘的“舞台”,细腻的情感倾诉是其主要的特征。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写到:“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2]如此说来,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在散文中几乎以写实的手法,关注着生活中的美。在她的散文中,爱情和幸福不是持续的线索,而是生命。她将用一次次死亡的记忆刻画对生命的问候和对黑暗的自省。生与死只是一道鸿沟的存在,看似意涵迥然不同,但是他们搀杂在一起,以黑暗作为过渡的渐变,将风格化的悲剧命题,演绎为对人生的追索,使读者将文章中角色的故事与亲身经验联系起来,让人久久品味。
参考文献:
[1]戴婧妮.哈萨克族经济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2]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上一篇:探究哈萨克作家叶尓克西散文形态与审美方式下一篇:浅析《秋意浓》的编曲

1对1专属服务

长按微信号yywh66666666  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