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发表网专注于论文发表、期刊投稿和创作修改指导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客服热线:13667964575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 艺术论文

宋代山水画的“淡雅”之美

【摘要】在艺术大发展的宋代,山水画也迎来了春天,其艺术特色与魅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平淡”与“高雅”不仅是当时社会审美思想的主流,也是宋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是对待艺术的观点,更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这便是宋代山水画的美,也是中华艺术的美。
【关键词】平淡 高雅 山水画
五代末,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而建立宋朝,结束了中原地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动乱局面。赵宋王朝建立后,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昌盛,文学艺术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如果说秦汉艺术浑厚与磅礴、魏晋艺术风度与思辨、盛唐艺术富贵与堂皇,那么宋代艺术则是高雅与平淡,这“一雅”“一淡”共同构成了宋代的艺术特色。山水画的真正独立,大概在中唐前后,到宋元时期发展至高峰。而宋代山水画正是以其平淡与高雅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平淡之美
平淡不同于平庸与淡而无味,而是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富有情味的、不加修饰的质朴。宋代山水画中的“平淡”与当时社会背景有着很大关系,对科举考试的重视、对待文人的优厚待遇,以及“不杀士大夫”的法令,让士大夫阶层得到极大发展。以往的高官重臣大多来自于门阀士族的上层社会,而宋代的高官重臣则大多来自于世俗的地主士大夫阶层,“不同于少数门阀贵族,经由考试出身的大批士大夫常常由野而朝,由农而仕,由地方而京城,由乡村而城市”,[1]他们对山川丘壑、乡村田野有着真挚的感情与真实的感受。“中国山水画不是门阀贵族的艺术,而是世俗地主的艺术。”[2]这一阶层的发展与壮大,对社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他们的喜好与兴趣被世人所追捧,成为社会审美的主流,这种“平淡”影响着山水画的发展,使山水画有了一种与广大受众交流、对话的亲切感与普遍性,把绘画这一属于上层社会的艺术,变为大众共同欣赏的艺术。在作品中,没有了远离大众生活的绘画题材,有的只是自然万物中随处可见、可观、可游的山川、丘陵、田野、河流,而存在于山水中的人物也不再是辛苦地劳作,而是闲散地劳动。
气韵生动是绘画创作的最高境界,其来自于六朝时谢赫提出的人物绘画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随后,历代都有对其六法的延续与拓展。其中,荆浩提出了山水画的六气,即气、韵、思、景、笔、墨,把这种绘画的精髓“嫁接”到了山水画中,使其有了“美”的存在。气是绘画的内在魅力,不同的“气”带给人不同的感受,产生不同的魅力;韵是绘画表现出的外在活力,同音乐一般,有舒缓有紧张,有高潮有低落,在音符间跳动,在指尖间飞舞,共同构成了绘画景物与空间、节奏之间的美。气与韵是作者手法与思想的表达,也是“淡美”的体现,把山水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另一种新生,使绘画开始由唐代的“绚烂美”转变为“平淡美”,把对事物的直接刻画放到了次要位置,而重在以景叙情,加入思想情感,景意一体、浑然天成。不是简单地把思想寄景物于外在,而是深深地蕴含在景物的内心深处,在不经意间受到感染,在平淡中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韵味。在山水画中,可以看到山、水没有变得很抽象,而是进行一种真实的概括,那气势雄伟的山川、烟雾缭绕的风景,真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二、高雅之美
在宋代文学艺术中,“雅”几乎无处不在,与斑斓的色彩、华丽的辞藻相比,“雅致”似乎更受各艺术门类的喜爱,是宋人自觉追求的一种理想审美风格。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句式,只是随意挥洒,却扣人心弦、优雅至极。宋瓷中,无论是造型还是釉色、花纹,无不以其古朴深沉、素雅简洁彰显着魅力。宋代山水画中“雅致”的蕴含,散发着异样的光彩。
北宋后期,绘画之风有了很大变化,皇家贵族的喜爱,加之宋徽宗的亲自参与,使得绘画审美变成追求细节的逼真写实,所谓的“孔雀升高必先举左”以及“月季四朝暮、花蕊不同”等故事都体现了写实的表现,尤其是院体画派对画风的影响更是把追求细节推向极致。但是,这种画风并没有使其变得庸俗、繁琐,相反,其在寻求与诗的结合,把诗融入画中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细致小景的描绘不再变得无趣,而是有了一种“雅致”蕴含其中。诗画相融孕育了宋代山水画另一种新的风格,给予了其另一个发展空间。不同于前期山水画的“大、满、势”,而向着后期“精、丽、雅”的方向发展。这一时期局部、细节的描写增加,构图的安排上明显更为在意在有限的空间内表达无限的诗情画意,犹如古代私家园林,一步一景、借景生情,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是一寸一景、以图抒情。画面的主题也不再是大气磅礴的山、水、树,而是以半截枯枝、一角湖水变为画面的主题。构图上,“由于这种山水诗选择有局限的自然景色的某个不凡的某些对象,北宋画那种地域性的不同特色明显消退。哪里没有一角山水、半截树枝呢?描绘的具体景物尽管小一些,普遍性反而更大了,抒发的情感尽管更确定一些,却更鲜明更浓烈了”。[3]这小小的一景中融入了浓浓的诗意,提升了作品的“雅致”美感。我国许多诗人不也正是借喻小景来增添诗的“雅致”吗?如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那小小的一景,却带给人无限遐想,成为千古绝唱。
结语:
综上所述,宋代追求的审美,已不是纯粹的艺术形式,而是一种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简单、平淡为之美,秀丽、诗情为之雅,就像独具“四清”的兰花一样(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没有了绚丽的色彩,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润物细无声。“它不是汹涌澎湃的洪波巨浪,裹挟着众多的波涛向前奔腾;而更像一泓汩汩前行的河水,在缓缓流动中显露出韵味悠长的环环涟漪。”[4]这也许是对宋代艺术特色最贴切的概括。
山水画从宋代之初到后期的发展,“淡雅”之风一直是艺术审美的主流,其影响、推动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由外向、华丽的审美转为平淡、高雅的审美。宋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如同饱经风霜的年轻人一样,质朴淡雅却又意气风发,感染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犹如春雨一般,悄悄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5]
参考文献:
[1][2][3]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4]张岱年,方克力.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上一篇:初探3D技术对未来新媒体广告艺术性的影响下一篇:儿童书籍设计中的互动性研究—以《大手牵小手》为例

1对1专属服务

长按微信号yywh66666666  拷贝微信中粘贴添加好友